-
奧巴馬:互聯網是“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淘集運】眾所周知,巴拉克·奧巴馬曾於2008年大選期間對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進行了充分利用並因此贏得了大選。入主白宮之後,奧巴馬並沒有放棄這一工具而是繼續對其加以利用。如今,奧巴馬卻表達了這樣一種憂慮: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已經成了“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其實在過去4年裏(也就是在離開白宮之後),奧巴馬一直在表達類似的觀點。如今與4年前的區別在於,他的表述已經變得越來越明確、越來越有針對性了。很顯然,他在發出警告,但他並沒有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美國VOX新聞網站2020年11月16日刊發Recode傳媒高級記者彼得·卡夫卡的報道《奧巴馬:互聯網是“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奧巴馬最近一次發表此類言論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他對提問者《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編輯傑弗裏·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指出:如今美國的輿論生態不僅受到臉書的強烈影響,而且福克斯新聞也在發揮強大影響力,這導致美國民眾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被歪曲的事實。也就是説,面對發生的某一事件,美國人不再能夠看到同樣的事實了(we no longer have a shared set of facts)。
其實,奧巴馬所説的這一情況對那些經常參加電視評論節目並熟知互聯網生態的人們來説已經是很普通的常識。面對這一問題,我們還拿不出現實有效的、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而且奧巴馬在訪談中也沒有給出他的解決辦法。雖然奧巴馬如今提到臉書等科技公司的方式是在離開白宮前從未有過的,不過我們並不能就此認為奧巴馬是在把媒體生態混亂的責任完全推給那些科技公司來承擔。
巴拉克·奧巴馬:如今這個國家裏許多人真地以為民主黨在為那些捲入戀童癖圈子的人做掩護……我在跟一位費城非洲裔社區上門服務志願者聊天時還被問到過關於“匿名者Q”陰謀論(2017年10月28日,一個名為Q的發佈者在美國著名的匿名論壇4chan上把自己描述為一位瞭解特朗普和“深層政府”之間祕密權力鬥爭真相的政府內部人士,他還宣稱知道一個由特朗普主導的祕密計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一篇報道將“匿名者Q”陰謀論概括為五個核心理念:一個邪惡的由精英階層構成的勢力正在統治着這個星球;唐納德·特朗普是美國的英雄;民主黨意圖險惡,整個政黨都被外國的反美勢力所控制;Q的追隨者是團結的且在不斷增長;愛國者掌握着一切,罪犯終將受到審判——觀察者網注)的問題。
傑弗裏·戈德伯格:你覺得這種新出現的、惡意的信息建構現象在傷害美國社會的道德基礎和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嗎?
巴拉克·奧巴馬:我覺得這種現象是對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隨後,奧巴馬在訪談中更加明確地指出,他的憂慮主要來自互聯網以及網絡上的大型信息分類分發平台。
巴拉克·奧巴馬:我並不是在把責任都推給那些網絡科技公司,其實這種現象在社交媒體流行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各種謠言和陰謀論早就存在,而社交媒體為它們的傳播提供了幫助。那些網絡科技公司的老闆大多數我都認識,我跟他們談過這個問題。他們認為自己的定位更像是做手機的科技公司而不是像《大西洋月刊》這樣的媒體,我覺得他們這麼説是站不住腳的。他們的一些做法實際上已經與編輯沒有太大區別了,你不能把這些都歸咎於算法,你不能用算法來掩蓋自己的所作所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該修正案規定,美國國會不可以為了剝奪人們的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而制定法律——觀察者網注)並沒有要求私營公司為各種觀點提供傳播平台。我們最終還是要就政府對公司行為的監管拿出一個解決方案,否則情況會變得越來越糟。如果人們可以用文字在網絡上傳播各種毫無根據的謊言和陰謀論,你可以想象一下當他們可以像我們這樣用視頻去發表觀點時能做出什麼事情來,我們距離那一天的到來也許已經不遠了。
傑弗裏·戈德伯格:這就是史蒂夫·班農所採取的著名的“垃圾信息轟炸”戰略吧?
巴拉克·奧巴馬:如果我們失去了分辯信息真假的能力,那麼根據經濟學的定義,市場就失靈了;根據政治學的定義,民主也失靈了。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説,我們正在陷入一場危機。
其實,奧巴馬在入主白宮之前就對福克斯新聞和默多克的媒體帝國頗多微詞。在總統任期內,他的這種批評論調並沒有改變。不過,奧巴馬在8年任期內與科技行業之間卻一直關係良好。奧巴馬在自己的政府裏為多位硅谷老資格人物安排了職位,而一些政府要員後來也在硅谷獲得了工作機會並擔任要職。其中,谷歌公司尤為典型。以谷歌前CEO埃裏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為首的許多谷歌高級管理者都曾與白宮官員頻繁會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就在奧巴馬總統任期快結束的時候,職業監管者(career regulators)曾對谷歌公司提出反壟斷指控,但指控最終被政治任命的官員(political appointees)駁回。
奧巴馬當然很清楚社交媒體的力量,正是社交媒體幫助他贏得了大選。據説奧巴馬在2016年大選的最後幾天裏曾非常心煩意亂,因為他在網絡媒體BuzzFeed上看到了一則關於馬其頓青少年用大量假消息衝擊臉書頁面的報道。在大選結束之後,他才就臉書和電視上充斥假消息的問題公開且高調地談了自己的看法。幾天後,奧巴馬私下找到臉書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希望他能“認真對待假新聞和政治領域虛假消息的問題”。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奧巴馬刻意保持了非常低調的形象。不過即便在偶爾公開露面的場合,他也沒有忘記對社交媒體展開批評。
“我認為,像谷歌、臉書、推特這樣的大型網絡平台都是輿論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他們應該就自己的商業模式與大家展開對話。他們應該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商業公司,同時也在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我們必須進行一場非常嚴肅的對話,內容應涵蓋他們的商業模式、算法和運營機制。這應當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對話,而不是出於商業目的進行的那種對話”,奧巴馬2018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次講話中這樣説道。
兩年前,奧巴馬還在麻省理工學院呼籲進行一場“嚴肅的對話”,而如今面對《大西洋月刊》的編輯他已經在呼籲“就政府對公司行為的監管拿出一個解決方案”了。
我們很難樂觀地看待這個問題。聯邦政府不太可能對大型科技公司進行嚴格的監管,因為民主、共和兩黨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是分裂的。事實上,共和黨已經把一些“匿名者Q”陰謀論的支持者送進了國會。而那些大型科技公司是絕對不會對自身進行監管的,他們寧願政府來做這件事也絕不會自己監管自己。競選過程中在科技領域很少發表觀點的喬·拜登(Joe Biden)和他來自硅谷的老朋友、競選搭檔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更是不太可能在新冠疫情時期把工作重點放在對科技公司的監管上。
在此,請允許我提出自己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建議:巴拉克·奧巴馬目前仍然在撰寫回憶錄的第二章,我覺得在寫完這一章節之後,他可以適當地在網絡科技公司監管這個問題上多説幾句。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20年11月16日美國VOX新聞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閲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奧巴馬:互聯網是“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馬力 
-
蓬佩奧七國之旅結束,留下的不只是尷尬
2020-11-24 07:02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近16萬例,累計近1237萬
2020-11-24 06:4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抗疫護士對比照火了:我們持續挨“耳光”
2020-11-23 23:4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論脱貧人數,沒國家比得上中國”
2020-11-23 22:26 觀察者頭條 -
一波三折後,英企公佈疫苗有效性
2020-11-23 19:4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拜登明天公佈內閣名單,商務部長是他?
2020-11-23 17:16 美國大選2020 -
特朗普為翻盤挑的“精英女律師”,遭火速“切割”
2020-11-23 17:12 美國大選2020 -
美國要求越南遏制中國出口轉運,否則加徵關税
2020-11-23 16:28 -
美國又退羣 中方:不是大國應有態度
2020-11-23 16:16 中國外交 -
特朗普政府又想對89家中企下黑手
2020-11-23 16:01 中美關係 -
日本開發一種電解質:耐寒且可用作全固態電池
2020-11-23 15:44 新能源汽車 -
又一位“冰桶挑戰”發起人去世
2020-11-23 15:43 -
英政府想瞄準“印太”抗衡中國,一盆冷水潑來
2020-11-23 14:27 -
普京迴應未祝賀拜登:慣例,並非別有用心
2020-11-23 13:56 普京 -
《紐約時報》陰陽怪氣招聘駐俄記者 俄方迴應絕了
2020-11-23 13:53 俄羅斯之聲 -
“法國與非洲之間,定是一場愛情故事”
2020-11-23 12:48 法國見聞 -
G20最後一天,他狂噴《巴黎協定》
2020-11-23 11:15 特朗普 -
“西藏流亡政府”頭目首次竄訪白宮
2020-11-23 09:58 中美關係 -
美國新增超16萬例,累計破1221萬
2020-11-23 07:2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40多年來,首次有國家要實現這一目標”
2020-11-22 22:35 外媒看中國
相關推薦 - 開分9.1!這脱貧劇太酸爽了 評論 80拘禁38名外籍女子代孕 “助孕中心”多人被判刑 評論 424河南迴應濟源市委書記被舉報 評論 442華春瑩反問BBC:為什麼中國媒體不可以報? 評論 259中方宣佈制裁 評論 201最新聞 Hot
-
“美國又給了中國一個機會”
-
英議員想往法案裏塞涉疆條款,外交大臣明確反對
-
“那天,我們孤立無援”
-
他剛宣佈,就被他否了
-
他接手黎智英案,英外相“跳腳”了
-
如何應對新冠危機?南非政府向中國取經
-
拜登上台首日就取消美加能源項目?加官員:給個面子
-
美陸軍部長:官僚主義誤事,美國那天不是個成功的國家
-
挪威23人疑似接種輝瑞疫苗後死亡,到底咋回事?
-
有人勸他競選黨主席,韓國瑜又開始“扭捏”了
-
防長無端指責中國,津巴布韋政府緊急澄清
-
杜特爾特:想步挪威後塵請隨意,我看好中國疫苗
-
收官民調,特朗普獲多項“歷史最差”
-
一天內過敏人數異常高,加州緊急喊停部分疫苗注射
-
義烏春節防疫通告火了
-
五角大樓緊張:萬一有內鬼……
-